第二百九十二章 割让燕云十六州?(2/3)
好书推荐:
戚党,也定然是人心浮动,焦虑不堪。
不为其他,就为“正统”二字。
正统,天然就自带一定的优势。
就算是西夏政治架构与大周不一样,也不影响会有人主动成为从龙之臣。
说到底,从龙本质上就是“扶龙于微末”,可算作是顶级的政治投资之一。
凡是涉及帝位之争,就连一些冷门宗室的灶都有人烧,更遑论李秉常还是堂堂正正的国主?
一而旦李秉常真的借此机会成功政变,外戚党的结局可就注定悲惨起来。逢此情形,作为外戚干政的主要源头,梁氏也察觉到了窘境的存在,唯有尽量维持镇定,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。
否则,除了引起外戚党的恐慌以外,别无半分好处。
至于封赏李清
帘幕之下,梁太后紧紧攥着凤袍,秀眉紧蹙,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之色。
李清是午时入的京!
此刻,也仅仅是未时而已,相距李清入京不到一时辰。
蕃汉百官,其实都是单独特地召见入宫的。
为的,就是宣布国相亡故的消息。
但这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李清,带了足足两万大军入京!
梁氏心头有种不妙的预感,但又不太说得上来。
主要在于,两万大军都是老老实实的屯于城外,并未有半分异动。
李清,也是一副忠正的样子,乖巧非常。
也因此,即便梁氏心头不安,却也唯有以高官厚禄重赏之,以期莫要徒然生乱。
“臣李清,拜谢陛下、太后娘娘。”
李清一步迈出,行了一礼。
观其摸样,俨然还是狗腿子的样子,甚是恭谨。
“嗯。”
梁氏心头稍安,沉吟着,旋即问道:“国相印、首领印,可在都统军的手上?”
国相印、首领印,都是掌握军政大权的凭信。
为今之计,必须得暂时收归大印,并尽量稳住大局。
其后,就可从支脉选取几位得力的侄子、叔伯,任职国相,继续掌权。
圈养国主的路子,从战略上讲没有半点问题,未必就行不通!
“国相印、首领印,皆在
李清就要作答。
就在这时
“杀!&"
“啊!”
“诛杀奸佞!护驾有功者赏,助逆者夷三族!”
“清君侧,靖国难!”
阵阵喊杀声,猛地传来。
大殿上下,蕃汉大臣,尽皆愕然。
不少人面色微变,暗道不妙。
这是,政变!
李清、李秉常,君臣二人,相视一眼。
仅是一刹,李秉常便领会了意思,猛地起身,向外跑去。
仅是五六息,便在众人尚未反应过来以前,从殿中溜了出去。
此举,主要就是防着外戚党的人以李秉常为人质,亦或是干脆杀了李秉常,从而使得政变功“抓他回来!”
亏一篑。
梁太后面上一骇,意识到什么,连忙大呼。
可惜,已经晚了。
“哒——”
“哒——“
甲胄相击,铁矛相撞。
百十悍卒,或是佩刀,或是持矛,猛地冲入。
“尔等这是要造反吗?”
一名大臣走出,就要质问。
“噌!”
长刀一划,大臣就此倒地。
“这——“
蕃汉大臣,尽皆骇然。
“莫要轻动!”
嵬名阿吴大吼一声:“此举,仅为清君侧,杀妖后。”
“不想死的,都蹲下去!”
上上下下,齐齐下蹲,不敢作声。
大殿中镇守的军卒极少,也就不到二十人。
约莫二三十息左右,单独镇守在大殿中的军卒,便已尽皆杀光。
其后,三步一人,目光凶悍,肃然而立。
一切,都实在是太快!
或者说,这就是一次水平较为正常的宫变。
以最快的速度,掌控最高层的生死,就算是宫变成功。
至于其他的一些禁军、宫女、太监,根本就不重要。
宫变的核心,就是斩首!
一场合格的宫变,就是以斩首为核心的宫变。
一旦最高层被掌控,亦或是被杀,就算是来“救驾”的禁军,也唯有乖乖受降。
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隆政变,就是如此。
尚且还是“千古一帝”水平的唐玄宗李隆基,就是以一种相当惊人的速
轮回乐园小说提供了花雪飘飘飞创作的《知否:我,小阁老,摄政天下》干净清新、无错版纯文字章节: 第二百九十二章 割让燕云十六州?在线免费阅读。
新书推荐: